揭秘企業就業一包養行情“潛規則”:聽話的人最能勝出_中國發展門戶網-國家發展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aded7b883d40.95669797.

教育部數據,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699萬人,比2012年增加19包養萬人,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包養畢業生最多的一年女大生包養俱樂部。2013年,或許成為史上最難就業年。

作為高校畢包養網業生就業的“風向標”,北京畢業生曾經是“包養皇帝的女兒不愁嫁!” 2013年北京畢業生就業推進工作會議數據卻顯示,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簽約率為28.24%,不足三成。

在大部分畢業生還在為“飯碗”苦苦尋覓之時,卻不斷爆出北京有條件限制高校畢業生落戶、清華博士因本科非“211”、“985”高校被拒等涉嫌就業歧視的新聞,增添畢業生對就業的擔心。

畢業、就業,一字之差,卻存臺灣包養網在信息的不對等和模糊感。對包養管道于紛傳的就業歧視,究竟是否真實存在,近日,記者采訪了多家企業負責人或者人力資源部負責人,他們真實地回答了記者關于大學生就業的一些疑問。

應屆生不踏實企業不愿用

問1:請問你們招應包養網單次屆畢業生嗎?

李楠(某信息科技北京分公司負責人):以前用過,但是現在我的要求是盡量不用。

秦燕(某日資制造企業項目經理):不愿意招。

楊瀅(某廣告公司人力資源專員):老總給我們的招聘要求是明確不招應屆畢業生。

王山山(北京市某國有企業部門負責人):北京市屬企業每年必須招,我最近正琢磨怎么讓那孩子自己辭職。

問2:為什么不愿意要應屆畢業生?

楊瀅(某廣告公司人力資源專員):學生不愿意買盒飯的那個新聞挺真實的,現在很多孩子抗壓能力包養網太差,我現在還天天給總監買早點呢。

李楠包養網(某信息科技北京包養站長分公司負責人):大學生來了,你教他、帶她,一年時間,她基本能自己獨立完成工作了,再干半年最多一年就走了。我之前用心培養一個女孩不到兩年,覺得各方面都好,準備重用的,結果人家一周之內突然要走,下周就去別的企業上崗,一點兒留戀都沒有。

溫松(北京某建設公司總裁助理):有些不錯的,但應屆生特別好的不多。剛從象牙塔出來,覺得渾身是本事,擺不對自己的位置。包養金額我妹妹還是南開大學畢業的,畢業包養網都三包養感情年了,還呆著啃老了,一般工作看不上,想包養網自己做生意又特天真。

劉蕓(某建筑公司項目經理):現在的孩子,哪像我們那時候天天打水,擦桌子掃地的,成天追著師傅屁股后面。

周紅(IT公司合伙人):現在的畢業生不知道怎么的,眼里沒活兒。以前招個秘書,我站在他面前想跟他說事了,他瞟了我一包養妹眼,又看電腦去了。正好電話打進來找我,他想都沒想就把電話接到我屋里去了,沒人接,他才反應過來我站他面前。

王山山(北京市某國有企業部門負責人):應屆生來了兩年了,還什么都不會,客戶來了答不上話。以包養網評價前部門都是領導就我一個兵,這么多活兒累死我了。現在我是領導,帶3個兵,這些活兒還是我的,來兩年了還不能上手單獨勝任包養案子。

問3包養網ppt:你怎么看大學生頻繁跳槽?

劉晨(廣告公司職員):剛畢業時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,做一兩年想清楚了,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。通過不斷跳槽來了解自己。

李楠(某信息科技北京分公司負責人):企業流動性太大了,尤其是大學生剛畢業的,真包養網VIP的很少有一干3~5年的,基本1~3年八成都走人了。大學生剛入社會,還不知道想干什么,一種情況是,這行不是他的想做的,一種是在你這兒實習鍛煉翅膀硬了,有點小經驗了,跳到另外一家更好的公司。

人人都這樣,企業誰都不包養網愿意做培養者,誰都愿意接熟手做受益者,對整個就業環境傷害很大。

秦燕(某日資制造企業項目經理):當年我也是應屆畢業生,我雖然對公司抱怨很多,但是已經在這家公司工作8年了,不明白為什么現在畢業生這么愛跳槽甜心花園

未婚女性不招用人單包養一個月價錢位待見

問4:很多女生在就業時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,很多調查也表明,女性在就業時遭遇更多的門檻和歧視,是這樣嗎?

秦燕(某日資制造企業項目經理):不愿意要女性,尤其是女性是本地人,未婚的,長得漂亮的,基本不考慮。

林文(事業單位部門負責人):我們每年必須招應屆畢業生,但是“一把手”在招聘會上明確強調:話不公開說,但是女性不要,尤其是未婚女性。現在我們大量用年輕人,突然出現好幾個女同事懷孕的情況,生孩子人生重心轉移最少兩年,導致臨時不得不再招人。女性還不愿意值夜班、不能長期出差。

魯西(影視制作公司技術人員):現在我跳槽發現自己很有優勢,我生完孩子了,上次去應聘,招聘的人說,你現在直接等于一男的了。

劉蕓(某建筑公司項目經理):建筑公司都不愿意要女的,行業特點,那時候應聘人家也說,我們想要個男的,當場我真想罵人,現在用事實證明女的一樣干得不錯包養站長

溫松(北京某建設公司總裁助理):不愿意要,工作崗位的問題,大多數要跑工地,女性抗壓能力差一些。

李楠(某信息科技北京分公司負責人):一般都是這樣,女性非常優秀,反而不敵挺一般的男性。

就業歧視變為“潛規則”,是企業不外說的秘密

問5:《就業促進法》頒布實施已經五年,明確規定,年齡、身高、學歷這些“就業歧視”不得出現,現在還存在這些嗎?

秦燕(某日資制造企業項目經理):年齡、學歷、相貌、“211”這些傳說中的“歧視”樣樣存在。而且招人都挺有私心的。會不會對現在想保留的人產生威脅,是誰介紹來的,得罪不得罪關系,都要考慮。

林文(事業單位部門負責人):有些招聘條件就是特意設給某些有關系早已經內定的人的,只有內部人看招聘啟事才明白。

有些招聘啟事條件很寬泛,但是其實專門只發包養價格ptt給指定的幾所名牌高校,這也就意味著不是這幾所學校的畢業生根本不考慮,也沒機會看到招聘。現在要公開,就在官網某個不起眼的角落放一下招聘,沒幾天很快撤下來了。

還有,給男性寬松度很大,我們招了一個應屆畢業生,男孩,其實并沒有很多女孩優秀,也沒有背景,同時他考上了研究生,領導特別批準他戶口調入單位,三年后再來上班。

楊瀅(某廣告公司人力資源專員):我們只要男的包養網單次,但是不寫在招聘廣告上。

周晶(北京市屬某社科類科研院所研究人員):我們事業單位就得拼出身,要求都是博士,但是本科出身名校的有絕對優勢。

溫松(北京某建設公司總裁助理):包養網心得我們非常注重誰介紹過來的,雖然是私營企業,但是好一點的崗位也是有內定的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
公司招人就像大浪淘沙,聽話的人最能勝出

問6:大學生基本上是網投+招聘會,哪種途徑更有效?面試時,要注意那些?

李楠(某信息科技北京分公司負責人):途徑都差不多。我就愿意要找符合條件的,中上等的,能勝任工作,又可能比較穩定的。

秦燕(某日資制造企業項目經理):自然是能力和崗位匹配度最大的人勝出。不過,實際和想象差別很大,我一天面了8個,通知了3個,一個到崗,干了半個月不堪重負走了!你喜歡的人家看不上你,你不喜歡的跟你啰嗦一下午。

楊瀅(某廣告公司人力資源專員):招聘會對我們公司沒用。招人主要是崗位的匹配度,適合不適合。我這半年面試了766人,才招到40多人,公司一共才80多人。公司招人就像大浪淘沙,找一批最后能留下一兩個就不錯了。

溫松(北京某建設公司總裁助理):其實公司招人早就想好了需要什么樣的人,就跟找對象一樣。不過,招聘會現在效率很低,今年去了五次包養網招聘會了,還沒招上人。包養網

林文(事業單位部門負責人):很反感現在學生海投包養管道。我們招一個僅需要大專學歷的崗位,但是卻收到很多北大、清華長期包養名牌大學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簡歷,他們肯定不會來呀。來了也是落腳地、“備胎”,浪費雙方精力。雖然能體諒學生,但是也不會給這樣的學生機會面試。

面試時語焉不詳反應太慢的也不行,反映你根本不了解這個崗位的需求,太能侃侃而談的又擔心不踏實。不過面試表現確實能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個人對不對崗位的要求。

(根據被采訪者要求,名字均為化名)

TC:sugarpopular900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