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學人的改名問題
作者:王朝霞(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“東亞濂溪學詮釋研討”負責人、天津科技年夜學傳授)
來源:中國社會科學報
時間:孔子二包養網站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八月十二日丁亥
耶穌2023年9月26日
改名問題在避諱文明中可謂常見,避諱是人類各平包養價格易近族共有的一種文明現象,體現在語言、行為等方面對相關名物的回避。中國避諱學奠定之作——陳垣的《史長期包養諱舉例》指出:“避諱為中國特有之風俗,其俗起于周,成于秦,盛于唐宋,其包養意思歷史垂長期包養二千年。”可知避諱文明源遠流長。
現代避諱文明中的改名
避諱的方式普通有四種:空字、缺筆、改音、改字。此中,空字指碰到需求避諱的字就留空缺,或稱某,或直接寫一個“諱”字,如《南齊書》為避梁包養心得武帝的父親——蕭順之sd包養的諱,碰到順字普通改為從字,碰到其名字則以□代之,有時也加注說明。缺筆例開始于唐代,為避太宗李世平易近諱,貞觀三年刻的《等慈寺塔記》中稱王世充為王充,乾封包養平台元年的《于志寧碑》中,“世武”中的世字做卅。改音也始于唐代,此種方式實行不嚴、不久,僅存一說罷了。改字例最常見,秦代稱楚為荊,是為避莊襄王的名字——子楚,之后歷代沿襲,陳垣將所改的種類年夜致分為23種,重要是更名和改字,包含人名、字、號,以及改官名、地名、物名和干支名、常用語等。
現代避諱文明中的改名不止于改本朝名物,還牽扯到改動前朝已故人的姓、名、謚和官名、地名、書名、年號等。這樣一來,因避諱而形成的名和字的錯綜復雜可想而知,訛誤在所難免,或形成統一人在兩個史書中異名,或在統一史書中前后異名,或將多個人誤認為統一人,或將一個人誤認為多個人,地名、書名亦如是。研討避諱可考證校勘人物、年月、典籍。而之所以能這包養價格般,是因為避諱的具體內容并非一成不變、永恒回避,設若這般,后代就很難依此避后之諱展開考辨任務。
避諱文明并不克不及無限覆蓋時間、空間,前朝應避之諱改朝換代后多數就不再避諱了。漢代為避高祖劉邦諱,改邦為國,但魏晉以后就不再改了;唐代為避高祖李淵諱,改淵為泉或深,到宋代就不再改了。宋代為避太祖趙匡胤諱,改匡為正、輔、規、糾、光、康,改胤為裔,但元代以后就不再改了,只是分歧朝代執行的嚴格水平分歧。甚至不消改朝,有的是統一個朝代七世以內避諱,以外就不再避。個別數朝同諱的字,字雖雷同,但意義迥異,如恒字在漢代、唐代、宋代均避,各因于漢文帝劉恒、唐穆宗李恒、宋真宗趙恒。空間上,中國的避諱之規到其他國家往往無效。
1912年以前,中國現代因避諱所改之名,多數復其原名,不再應用諱更名。以清代康熙天子玄燁為例,為避其諱,當朝改玄為元,東漢學者鄭玄、元代學者歐陽玄,在清刻本中作鄭元、歐陽元,但現在的出書物中,則當時因康熙帝諱所改之元字,均復為玄字;當時是以避諱而缺筆之玄、絃、曄,均寫作正確字。現代文學史中提入迷韻說的清代文人王士禛為避雍正帝胤禛諱,改禛為禎,現在高校通行的馬工程教材《中國現代包養留言板文學史》、袁行霈《中國文學史》中均寫作王士禛。正因避諱覆蓋的時間、空間都有必定限制,過了相關的時間空間,因諱被改之名,多實現了正名的復歸。
當然也有個別避諱名在改后持續應用下往的例子,均各有緣由。有些是因為改朝換代后原名不再繼續應用,當然也就沒有再更改歸去的需要,好比官名、年包養網單次號;有些則是已構成稱呼習慣,如地名、書名等,為防止惹起指代混亂,這些諱改之名本沒有復原舊名的需要。但有些書仍然放棄諱更名,而復用本名,如北魏賈思勰《齊平易近要術》,在唐代為避太宗李世平易近諱而改為《齊人要術》,現在多數人都不知此書還有這一曾用名。因避諱而生的錯誤、誤會、包養犯法嗎浪費的人類需要勞動時間可想而知不在少數。
而北宋周濂溪(1017—1073,字茂叔)先后三次改名,歷時一百多年,迄今在中國分歧情況中仍用字分歧,在東亞各國的古今史書中亦復這般,則是至今仍用諱更名的典範例包養妹子。
■周惇頤1069年肇慶星巖題名作者/供包養女人圖
周濂溪改名始末
周濂溪因其舊居前一溪名濂溪,世稱濂溪師長教師,其學稱為濂溪學。12包養網評價41年,周濂溪與程顥、程頤、張載、朱熹一路獲從祀孔廟的殊榮,濂溪學作為濂洛關閩之首在南宋末傳進japan(日本),元初傳進古朝鮮后,在整個東亞思惟史上都有較年夜影響。正是以,周濂溪之名至今依然遭到東亞學者的關注。
第一次更改:周敦實→周惇實。濂溪名字最早的甜心花園寫法,較為靠得住的文獻依據是宋度正《濂溪師長教師周元公年表》,而該年表流傳至今出現分歧版本,構成兩種說法,最常見的一種是濂溪原名敦包養感情實。濂溪父周輔成往世后,1031年,周敦實與同母異父的兄長盧敦文攜母親前去河南,依靠舅舅鄭向。因鄭向皆以“惇”定名本身的孩子,故鄭向改周敦實、盧敦文名中“敦”為“惇”,以示視如己出之意,也是為1036年奏補濂溪試將作監主簿做好準備,時濂溪19歲。明清多數濂溪學文獻和康熙、道光台灣包養網《永州府志》中皆持此說。還有一種認為濂溪最後就叫“周惇實”,以最早的濂溪學文獻——南宋刻本《元公周師長教師濂溪集》為代表。
第二次更改:周惇實→周惇頤。1063年,宋英宗趙曙(原名趙宗實)即位,為避其舊名諱,濂溪改“實”為“頤”,惇字不變。時濂溪46歲,此名應用10年后濂溪離世。此次改名為濂溪自改,史料無異議。
第三次更改:周惇頤→周敦頤。濂溪往世116年后,宋光宗趙惇即位,為避其諱,時人將“周惇頤”改為“周敦頤”。改字就等于更名,再改之敦字或源于濂溪父為其所取之名“周敦實”中,也算有所依憑。
在現代典籍中,“周惇頤”多見,“周敦頤”少見,其他兩名不常見。南宋人因避諱替濂溪所改之“周敦頤”,在宋刻本中已被棄用,而復升引“周惇頤”。在明清多個濂溪學文獻中也均作“周惇頤”,如明魯承恩《濂溪志》、周木《濂溪周元公選集》、胥從化《濂溪志》、李嵊慈《宋濂溪周元公師長教師集》、王會《濂溪集》、周與爵《宋濂溪周元公師長教師集》、清吳年夜镕《道國元公濂溪周夫子志》、周誥《濂溪志》、彭玉麟《希賢錄》等較為主要的幾種。也有個別作“周敦頤”者,如清包養網推薦鄧顯鶴《周子全書》。現代朝鮮和japan(日本)多稱濂溪師長教師、周濂溪、周子,極少直呼其名,古朝鮮金時習作有《周敦頤傳》。包養網比較
近百年來,中國、包養網dcard韓國、japan(日本)等東亞國家通行作“周敦頤”。以被選進中國義務教導七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教材的《愛蓮說》作者包養網心得簽名為典範。也有個別作“周惇頤”者,中國以馮友蘭《中國哲學史新編》、侯外廬《宋明理學史》為代表,japan(日本)以關西年夜學吾妻重二為代表。作為研討東亞朱子學的著名學者,吾妻師長教師在其著作《朱子學的新研討》等中堅持應用“周惇頤”。
就此問題,當代學界同仁年夜致有三種觀點。一種是依現行習慣,繼續應用“周敦頤”。中國以楊柱才師長教師為代表,韓國以成均館年夜學崔英辰師長教師、建國年夜學鄭相台灣包養峰師長教師為代表。他們認為“惇頤”是對的,但在宋代就有“敦頤”的寫法,且今朝學界習慣已成,改字會惹起不用要的混亂。第二種是沒需要改,但要包養違法改也可以。以周建剛師長教師為代表,他說:“‘周敦頤’我覺得并不算錯誤。惇改為敦,是避諱天子,明天看來毫無需要。但改了幾百年了,約定俗成,南宋以后都寫成周敦頤。改不改都可以,我覺得沒那么主要。”第三種是科普文明類著作為從俗從眾可不改,學界則可改為“周惇頤”,還濂溪自己一個正確的名字。以粟品孝師長教師為代表,他說:“我喜歡從俗從眾,所以還是用敦頤。但周的名字改成敦頤,已是周子逝世后的事了,所以良多人不認,學界應該把正確的書寫還給周子。”他還說,中國宋史研討會前會長王曾瑜師長教師也主張改成“周惇頤”。
■周惇頤1066年永州朝陽洞題名作者/供圖
名學中的“周惇頤”台灣包養網
出于科學、畏懼、政治、禮制等多種緣由的避諱,皆起于對名的重視。正名問題從孔子提出“必也正名”始就是儒學中的主要問題,茍東鋒在《孔子正名思惟研討》中指出:“正名體現的一是對言語名詞確切性的重視,二是信任文字有一種奧秘氣力,等待文字正則教行,全國正。”此中不僅牽扯出正名、正實、邪道的問題,又著名號、名分、名實、形名、名聲等多種名學論題和人文內涵,穿插探討于語言學、邏輯學、政治學、倫理學之中。
與人名避諱相關的重包養網站要是名號的文字寫法和含義訓詁,即名字解,從文字層面強調名的確切性。分歧的字當然含義分歧,之所以要改字,恰是出于對文字自己的重視,鄭玄甚至認為名同等于字。作為一種語言文字的名,意味著區別和界線,起首得有個確定的寫法,否則其他問題無包養意思從落腳。在沒懷孕份證號碼準確定位一個人的現代,名字寫法分歧,往往就意味著人分歧。所以,正名向來都是一個主要問題,對于在思惟史上影響包養站長較年夜的濂溪來說尤其這般,正可謂實已至,名未歸。
周惇頤1067年永州九龍巖題名作者/供圖
正名,需要根究名的根源,厘清名的內涵。敦與惇聲訓雖同,形訓、義訓卻分歧。循名責實的話,敦字應用于濂溪未成年時期,并無多年夜影響。然這是被濂溪自己放棄的字,于成年后的濂溪來說,堪稱為不當之名。對濂溪來講很是主要的鄭向更換其名為惇字,此中蘊含著舅舅的關包養甜心網愛。這是濂溪成年后獨一沒有更改過的字,是獲得濂溪認可的正當之名,當為濂溪立品處世之名。若依宋刻本,則惇字是濂溪名中自始至終沒有更改過的字,對濂溪來說更有符號性價值,假設能回到宋初面問濂溪,大要他會批準復其惇字。
在新舊時代的文明交代之中,濂溪師長教師的改名既有生前主動自改名,也有逝后包養一個月被動改名,包括避帝王敬諱改字例和空字例。至今,其諱更名字和本名字都同時廣布東亞,可謂現代避諱文明中現代學人改名問題的典範案例。現在,我們對姓名用字仍然很是在意,包養網單次名字還是識別人的主要符號。時至本日,古籍收拾任務可依藍本見其舊,此類情況也將被逐一揭曉,為我們探尋加倍真實生動的現代社會開啟一扇軒窗。
責任編輯:近復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