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璧山:“解憂墻”下查包養價錢解平易近憂_中國網

作者:

分類:

新華社重慶1月22日電(記者黃興)在重慶市璧山區福祿鎮戰爭村黨群服務中間“群眾解憂墻”前,每周都有村平易近在此寫下問題或訴求:“復耕地塊小型農機上不往,盼望村里統一租賃年夜型農機”“渣滓收運不及時,盼望能及時清運”……一張張由麻繩穿起來的卡片,依照“未辦理”“辦理中”和“已辦包養網理”三類順次擺列。
  “問題卡片可以由群眾本身寫,也可由網格員通過走訪把群眾的問題帶回來。運行一年來,‘解憂墻’已累計搜集100余個問題。”福祿鎮黨委書記何齊柏說。
  村平易近陳正煊告訴記者,前些日子,村里正建築防洪溝,土壤大批淤積,剛好碰到年夜雨天氣,導致行洪不暢、水位上漲,將他家的枇杷樹淹沒。為此,他立馬向網格員反應,網格員隨即聯系施工方將防洪溝疏浚,并將問題掛上“解憂墻”包養,掛牌督辦。“工作雖小,卻關系到我們的親身好處。村干部很是重視,很快就解決了。”陳正煊說包養網排名
  把問題“掛”上墻,并不是做樣子。何齊柏說,村平易近反應的問題從一掛上“解憂墻”就開始處理,確定辦理人員、明確辦理時限;村級層面無法解決的,就上報到鎮里。事項按紅、橙、綠三種顏色顯示辦理狀態包養網價錢,群眾可檢查進度,辦結后還可評價。
  記者翻看墻上懸掛著的卡片,“接件人張程程”字樣屢屢映進眼簾。作為戰爭村綜合包養服務專干,張程程經常深刻村平易近家中清楚情況,累計在“解憂墻”上傳50余個問題。
  “上墻的問題都明確了責任人,完成后才幹銷號;并且一向懸掛在‘解憂墻’上,群眾都能看獲得。解決得欠好或時間太慢,不但體面上掛不住,還面臨問責。”張程程說,隨著一個個問題獲得解決,她跟群眾的關系也拉近了,“過往村平易近都喊我‘干部’,現在親切地叫我‘妹兒’。”
  “要想真正贏得蒼生信賴,不克不及只聽不做,必須狠抓落實,力圖做到件件有著落、事事有回應。”何齊柏說。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